今年以來,淮海實業集團緊扣發展所需、職工所盼、群團所能,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,將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,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力量。
保持政治性 增強引領力
凝聚“聽黨話跟黨走”的奮進力量
深化理論武裝。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。承辦安徽省省部屬企事業工會相關宣講活動,抓實“青年大學習”網上主題團課,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。創新學習載體。組建“身邊榜樣”和青年宣講團,深入基層開展職工大思政課暨“五進”宣講49場,覆蓋1340余人次。舉辦“價值共創?閱見未來”主題讀書活動及對話沙龍,邀請勞模、“淮海新秀”分享奮斗故事,激發主人翁意識。筑牢廉潔防線。實施“青廉工程”,通過廉潔主題團日、發布倡議書、推出“青年說紀”微視頻、錄播廉潔家書等形式,為青年系好“廉潔扣”。提升能力素質。組織工會骨干、團干部參加省市培訓班4期,并利用集中學習、周例會、線上答疑及“以干代訓”等方式,常態化加強群團干部思想、作風和能力建設。
保持先進性 增強組織力
激發“建新功創新業”的內生動力
選樹先進典型。評選表彰2024年度集團先進個人86名、先進集體63個、優秀共青團員和團干部16名、先進團組織5個。開展“為勞模送獎到崗”、贈送家庭合影活動。1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,3人獲評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個人和金牌職工,2名青年榮獲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和優秀共青團員稱號。深化產改賦能。印發《持續深化集團公司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要點及任務分工》,明確任務舉措。廣泛開展“項目建設、市場營銷、降本增效、創新創效、巾幗建功”勞動競賽及焊工、車工等多項技能競賽,評出12個“金點子”“金項目”,有效促進降本增效。推動技術創新。整合勞模、工匠、先鋒力量,成立勞模(工匠、職工)創新聯盟,通過“聯合攻關、聯動創新”突破技術壁壘。中勘科技“五小”成果《雙環空增壓式提放水技術》入選全國總工會展示活動。安徽礦機王琦獲蘇皖魯豫省際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三等獎,中勘科技獲重點工程測量工競賽優秀組織獎。筑牢安全防線。開展“親情護航”安全活動和“青年助安”行動,征集安全家書、寄語、短視頻,組織家庭成員共簽安全承諾卡,開展青安崗員“零點行動”。以“安康杯”競賽為載體,廣泛組織安全知識競賽,推動安全理念入心、技能提升、隱患清零。
保持群眾性 增強服務力
打造“暖人心辦實事”的職工之家
精準幫扶解困。開展新春送溫暖、領導結對幫扶。常態化推進“五重禮”關愛活動,慰問職工41人次,發放慰問金2.56萬元。為493名患病職工發放大病醫療互助金217.2萬元,為829名女職工購買特殊疾病險。實時更新困難職工檔案,確保幫扶及時到位。拓展關愛服務。推動集團“六件實事”落地。優化年度療休養計劃,新增線路4條、增設微休養,上半年組織119名職工、15名勞模參加療休養。落實育兒補貼政策,累計發放5.3萬元。利用傳統節日組織線上活動豐富文化生活。搭建成長平臺。舉辦第四屆“緣聚淮海、心手相牽”青年聯誼活動、“賡續五四薪火奏響青春華章”五四系列活動。編制《青年驛站入住手冊》,為求職青年提供7天免費“暖心窩”。暢通民主渠道。推動兩級工會開展工會主席“民主接待日”20余場,建立“季度定期溝通、月度及時反饋”機制。評選表彰優秀提案8個、優質職代會3家,加大廠務公開監督力度,拓寬職工參與民主管理、決策、監督渠道。集團代表隊獲淮北市集體協商技能競賽優秀組織獎。